那些記憶中關于校園的往事
兒子這周的作業是寫篇作文——《我的學校》。聽著兒子滔滔不絕地說著他學校的樣子,“是嗎?”“真的,”“好玩”。我饒有興趣的在中間打著岔。打岔多了,兒子便說我了:“媽媽,你以前學校是什么樣子的?”我的學校?這個嗎,我要把記憶拽到20多年前了!
那時我還在農村的老家。學校呢,在我家西邊的一個小山坡上。坐落與山嶺上的學校,空氣清新,與世隔絕的感覺。
那時,上學要走一條很長的山路,從村口開始,彎彎曲曲的小道,就如同鄰居二大爺家羊的腸道一樣,極其窄。
記得當時老師教了一個詞語:羊腸小道。就是比著我們哪的山路讓詞匯鮮活形象起來的。其他的詞語留存腦海的甚少,但羊腸小道卻在心里扎了根。
路兩邊就是鄉親們種的花生,地瓜。記得那時,有幾個調皮的男生不聽老師的話,從鄉親的地里跑過,結果被守候在那的大爺抓個正著。那時,就想不聽老師的話,早晚有吃虧的時候。也是那時就知道了,人必須有規矩才好吧!
走過這羊腸小道,會看到一個小小的山石壘砌的石臺,石臺下面是清澈的泉水。在石臺的邊緣有個用石頭做成的石瓢,那是村里的石匠做出來的,專門放在那讓路人用作喝水的器皿。前幾年,回老家,想起那口清澈的小井,遂,故地重游。只是,蹤跡難覓。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新房,一輛輛的三輪車,轎車。
過了石井,再爬一小段窄窄的小上坡,就到了我的學校。學校分上下兩個大院子,下院沒有教室,院子的東邊是學校的伙房。有大小兩間,里面的那間極小,放一些引火的柴火,木炭等。外面的一間稍大,正中央是一個土磊的大爐,上面是一個大大黑鍋,村里專門找了個燒水的大爺為我們燒水喝。夏天倒是沒感覺,可到了冬天,冷冷的教室內,同學們是要抱著一大瓷缸的熱水來取暖的,那時會感覺到熱水,伙房的重要性。
記得那時寫字往往要把手放在嘴邊呵氣好久才會讓手不至于僵硬。可能現在我的手腳每年都凍也是那時凍傷的原因吧!
下院的西邊是老師的辦公室。那時五個年級的老師都會擠在一個辦公室里。生性膽小的我從不敢去辦公室,即便去也是拿著作業就跑,很少能仔細的把里面的擺設看個清楚。還好,老天對我比較眷顧,不想讓我有此遺憾,機緣巧合曾經在老家任過教。記得初次到學校報道,就對我的恩師說:“今天哪也不去,我就好好在辦公室待上一天,小時都沒敢仔細逗留過。”
走過下院,便是一個高十二層的臺階。那時下課經常以跳臺階為游戲,看誰跳的臺階多;或者干脆來剪子,石頭布的游戲,輸的一方來跳臺階。臺階的兩邊是用磚頭壘砌的護欄,上面是光滑的石灰,石灰的下面是磚頭整齊排列的圖案。我們幾個女生會把一些小小的心思紙條放在圖案格子里,比如,**今天借我一塊橡皮,明天說還的……
走過臺階,就來到我們學校的上院了。上院就是我們的教室了。一到五年級依次從東邊開始,每個教室的前面都有一個花臺子,里面種著牽牛花,喇叭花,還有雞冠花。每到開花的時候都會偷偷地扯下一小朵,放在書本里。等風干了,再開啟書本便會有滿滿的驚喜與歡愉。
那時,每天天不亮就會起床。不吃早飯的,先是跑步,做操。然后是一節晨讀,一節主課,上完這兩節課,再回家吃早飯……
兒子在一邊著急等著看,他想知道我的童年,我的故事。好吧,寶貝,先寫到這,以后再寫!
本文地址:那些記憶中關于校園的往事https://www.www.kovpower.com/jiaoshisuibi/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