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時代
隨意地走過上海的一個街口,遠遠便可以望見幾輛明黃色的共享單車正輕快地駛來;或許再向前的一個街角,一個洋溢著文藝氣息的書店映入眼簾,而門口樹立的標牌上,“共享書店”四個大字正顯眼。
近兩年來,似乎是從共享單車開始,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它們一點一點,匯流成海,共同形成了現今的共享時代。
共享產業所吸引人的,首當其沖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它所能帶來的巨大便捷。以共享單車為例,人們只需下載一個APP,掃描二維碼,便可以輕松出行,不必像自己家的車那樣擔心保管不當,只要停在隨便一個街口即可。比私家車便捷,比公交車靈活,比步行更有效率,這些優勢都足以成為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此外,從整個社會來說,共享產業大量節約了社會資源,正響應了當今建立“綠色”世界的呼喚。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不可避免的,共享產業在為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許多問題也隨之出現。共享物品被損壞甚至私自占有,產品實際應用意義低于預期等種種問題,似乎都是人們探索建立共享時代所付出的陰影與代價。那么,究其本質,國民素養便是其基礎。共享大都無人監管,一切都憑人們的自覺性,這是其便利背后的漏洞,或許也是對人們素養的一種考驗。這也給了許多素質低劣的人有了可乘之機,從共享產業出現以來,關于產品受損的報道總是不時出現。但顯然,共享產業的成功是對我國國民素質的認可,可以說是一個整體文明的進步。也可以說,共享產業影響了整個時代。
共享這個詞,并不是在短短這幾年間出現的。正如人類共享整個地球,共享其實早已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不是人為,而是一種必然。先前也曾出現過類似的共享單車體系,但由于借車、換車不便等原因,都少人問津。現今,共享單車所獲得的成功,或許只是一個起點,但可以確定的是,它開啟了整個共享時代。可以說,共享時代是一個綜合的時代。由于信息技術極速發展的支持與鋪墊,為共享產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由于其它產業的綜合提升,以便利高效為特征的共享產業才能以大量商業化出現。它建立于其它產業之上,不是必要,卻已無可替代。
作為利益共同體,共享產業的一些法則必不可少,它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人們集體心照不宣地遵守互助互利的原則,共同保持這默契。因此也可以說,共享時代是一個集體合作的時代,就像一個巨大的發動機,每一個零件都有其或多或少的作用,它們聚在一起,推動了整個機器。共享時代似乎才剛剛開始,是否能夠延續似乎不得而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守其初心”,穩中有進,方得持續,始能成功。
本文地址:共享時代https://www.www.kovpower.com/a/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