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煉獄→天堂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想語文老師也要經過三種境界方可成為一名好老師。詩的語言總是那么高雅富有詩意,在現實生活中我常稱其為三個篇章 。
(一)、地獄篇
記得剛參加工作不久,一九九年學校舉辦開放周為全區提供現場,讓我提供一節公開課,要求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先教后學”改為“先學后教”。這對我來說是個挑戰,沒有現成的案例借鑒,一切只能在摸索中進行。那時還沒有電腦,也不能上網,為了找點相關的資料,只能去圖書室和書店,不像現在只在家里就能縱觀天下。好不容易找到點資料,全靠手抄,這又要費不少時間。在那間簡陋的宿舍里,一張小課桌,一個小板凳,每每到深夜雙眼已迷離,可是無盡的迷惘在心底。我到底該怎么辦?我常戲稱為生活在地獄里。
(二)、煉獄篇
后來漸漸的學習的條件好些了,學校配備了微機室,可提供的資料也多了起來,全區的學習活動也多了起來,我也加入了忙碌的活動中去。就像一個饑餓的孩子在惡補,什么“楊初春快速作文”培訓,創新作文研討會,魏書生專家報告會,學洋思,學杜郎口┉。各種形式的學習,讓我沒有喘息的空間,沒有思索的余地,我在各種形式之間疲于奔命。愛人常說“你們老師好累!”
(三)、天堂篇
如今,連續三次省教育廳給我們提供了以如此好的系統學習機會,課堂設計、閱讀教學、名著閱讀、寫作教學、綜合性學習面面俱到;一堂堂的課堂實錄讓我借鑒反思一堂好課的模式;專家的適時點評解析使我的思想認識又上一個臺階;在線研討不時讓思維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尤其是這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學習更讓我明白:教育原來可以如此精彩,夢想與智慧的相逢原來可以如此激情澎湃。不由得改寫一首《聲聲慢 研修感言》以此做結束語。
本文地址:地獄→煉獄→天堂https://www.www.kovpower.com/jiaoshisuibi/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