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凈末皆可演,傾情演繹自精彩900字
讓我做壓艙石,我能千鈞壓艙抗風浪;讓我做鋪街石,我能臥身街面助人行;讓我經受磨礪,我能厚德載物斂鋒芒。生而為石,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個位置,都能挖掘、貢獻自己的作用,或憑沉重、或憑堅硬、或憑潤滑。
河下古鎮那一街的古石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追求的人,應不棄初心,在每一個角色中演繹不同的精彩。
人生漫長,世事變化,我們在一生之中,往往會面對不同的境遇,走向不同的位置,尤其是在當今這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一個人很難處一職而不變,執一業而終老。然而,位置有高低之分,職業有優劣之別,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該如何自處?
有人順風順水時能意氣風發、全力以赴,逆風而行時則垂頭喪氣、一蹶不振,這樣的人,經不住人生中的風浪。像賈誼居廟堂之高,能搖筆上書驚天地,才氣沖斗牛;然而一旦處江湖之遠,則終日掩泣吊孤影,一蹶再不振。一代才子賈生,竟然在自怨自艾中,郁郁而終,為人所惋惜,也為人所鄙薄:才有余而識不足。識不足,格局小,讓他只能把視野局限于一隅,把自身價值捆系于一位,結果導致了自己的人生悲劇。居高位就沾沾自喜,處低位則自怨自艾,說明既沒能建立真正的自我,又沒有打開人生的格局,注定一生難成氣候。
真正擁有強大自我的人,既相信自己的實力,又不被外物牽絆,有才,也有識。處在顯要之位置,才華四溢,不讓人失望;處在普通位置,亦能盡自己之所能,安位成事。蘇轍就是這樣的人,受賞識被重用,則能成輔國之器;外放為官,淪為下僚,也能造福一方。沈從文也是這樣的人,處在文壇的中心,就繡口錦心付諸筆端,閃耀于文壇;隱身于城樓做一名講解員,則潛心研究成為一名文物專家。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不管處于什么境地,都不忘實現自我價值的初心。他們的自我就像一汪清澈的水,因地形而成方圓狹闊,但都不改其清。
所以,面對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像蘇轍、沈從文那樣,在人生的舞臺上,演技在身,熱情在心,給我主要角色,我就站在舞臺的中央,展亮喉,舒長袖,不負所望;給我次要角色,我就跑好龍套,搖旗吶喊,應和助威,不懈怠頹喪;讓我做觀眾,我就在臺下慢慢欣賞,該鼓掌時鼓掌,不喝倒彩。
一顆丹心,多方準備,只要社會需要,生旦凈末皆可演,要演就演得精彩。
本文地址:生旦凈末皆可演,傾情演繹自精彩900字https://www.www.kovpower.com/a/15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