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利避害,理性使用網絡1000字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互聯網仿佛一葉扁舟,載著信息瞬時漂洋過海,帶著正義的風浪,也卷著評論的烏云。它既提供了更廣闊的信息交流平臺來傳播真相與正義,傳遞溫馨與溫暖;也讓圍觀者的陰暗與茍且有了肆虐的空間。
我認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趨利避害,理性使用網絡這把“雙刃劍”。
確實,網絡作為新時代的信息工具,其優勢十分明顯。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列快車,帶著我們奔向一個無限廣闊的世界。比爾·蓋茨曾說過:“網絡正在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以網絡為媒介的交流備受青睞,如朋友圈、視頻聊天等都在無形中跨越時空的障礙,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前幾日的河南鄭州,44個小時內,全城接力,在朋友圈為3歲的男孩然然尋找丟失的小耳蝸,更是給嚴寒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春天的溫馨與溫暖。
但與此同時,網絡帶來的弊端亦不容忽視。
網絡發言的自由性和匿名制度,再加上少部分人素質不高不辨是非,引起了許多不良現象,如網絡語言暴力。事件圍觀起初形成的輿論的確可能倒逼不少公共事件從幕后走到臺前,督促事件從失衡走向公平和正義??墒窃谌鄙偌s束的網絡虛擬時空中,自私、狹隘、刻薄等深潛在人性深處的“魔鬼”也會悄然伸出它的觸角,很多人在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時就妄加評論,甚至詆毀辱罵。
這樣的肆意評論一旦主宰輿論風氣,往往會隱藏事情的真相,進而“借刀殺人”。比如之前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不明真相的群眾將一位正常行駛的女司機推上了風口浪尖,險些喪命的她卻被扣上了“始作俑者”的帽子。若不是當地公安局及時發文澄清,這一盞生命之燈是否會熄滅也未可知。
言論自由不等于造謠自由。一個自由的社會,也應該是一個富有責任心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充當無聊的看客與隱匿的喧嘩者,這注定是一個沒有公共精神的社會。
因此,對于我們新一代的青年人來說,不僅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堅守正確的價值觀,保證網絡言論的文明,確保自己言行有“節”;還要提高對不同信息的辨別能力,既不做言論自由的濫用者,也不做推波助瀾的看客,做到有“智”明辨。正如《止學》中所言:“天貴于恒,人貴于明,動之有戒也。”
為了使中國“得以改變”,我們每個人,都應在道德法律約束內趨利避害,理性使用網絡,做有節有智的優秀網民。
本文地址:趨利避害,理性使用網絡1000字https://www.www.kovpower.com/a/1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