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保守,心有所向作文
摒棄保守,心有所向作文
有的人看到已經發生的事,問:“為什么會這樣?”
我卻夢想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然后追問:“為什么不能這樣?”
——蕭伯納
高爾基說:“保守是舒服的產物。”正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樣,生活的舒適也將帶來身心的放松,人的頭腦下意識地選擇安然享樂以度過漫長一生,忘卻曾經的奮斗本能,志滿意得不愿改變,甚至不思進取。
保守源于對當下的滿足。百年的康乾盛世曾令統治者自鳴得意,他們覺得天朝上國無可匹敵,他們開始松懈,在玉盤珍饈,歌舞升平中度日。美酒甘醇,在杯中波瀾不驚——誰知底下的危機暗自蔓延。鴉片戰爭一聲炮響,清軍即刻潰不成軍。千年前老子:“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竟一語成讖。
曾經的富足豐碩,卻造就了日后的安逸和不思進取。安寧常常只是表象,無論多么強大,一個保守的國家定會老化,腐朽,終有一日面臨散架。此岸的清朝是黃昏最后一抹晚照,可彼岸的歐洲大陸卻是黎明剛破曉。在地中海,大洋西岸,曾令我們不屑的“蕃夷”正在悄然崛起;蒸汽機的隆隆作響,燈泡的光芒萬丈——西方僅憑創新的工業革命便贏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海子曾言:“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遙馬亡。”
誠然,生活舒適常會使人停滯追求與進取的腳步,流連于繁華夜景,燈紅酒綠。然而追求永無止境,心有所向即使穿枝拂葉也不覺痛苦,有淚可落不覺悲涼。
歷來守陳容易突破難,無論帝王將相,皆深諳此道,唯恐牽一發而動全身,將病變的肌理抽絲剝繭地解開實屬難事。當年王安石得遇宋神宗,方有機會大展宏圖,發起“熙寧變法”,只可惜一場生不逢時的大旱到來,讓愚昧的民眾誤以為是上天懲罰的征兆,為安撫民心,歷時五年的變法被停止。神宗英年早逝,變法只成一紙空文。
“一波春木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王安石定然是孤獨的,他面臨無數保守者的不解,背負了千古莫須有的罪名;但他又是幸運的,他不曾向生活妥協,他的變革如京口瓜州的一輪明月,永遠照耀著北宋的天空,任世人紛說它陰晴圓缺。
古時的安逸常使保守之人相隨,中華五千年的古木難現長久生機,蓊郁的葉片中蘊雜著衰老病變的斑點。今日的我們在固守當下的精神家園的途中,還要將改革與創新作為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劑猛藥。
結晶牛胰島素的制成,東方紅一號的冉冉升起,神舟飛船的數次升空……一次次創新與改革所帶來的輝煌與榮耀,無不印證著摒棄保守的重要性。
“保守是舒服的產物。”此言不假。只是舒服不是保守的理由。世間有無數姹紫嫣紅等待采擷,有萬千鶯歌燕舞等待觀賞。時間的流轉如執拗的老人,不愿也不會放慢一刻步伐,若只是在生命極樂處流連,定會錯失磨礪的風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說:“如果我們在人生中體驗的每一次轉變都讓我們走的更遠,那么我們就真正體驗到了生活想讓我們體驗的東西。”對于我們自身,適時的轉變與革新并非反復無常,而是自身的躍進與人生另一處獨好風景的體驗。
正如晨光熹微,明知旭日即將升起,卻又猶豫于它的不可預知性——不如拋開安逸與舒適的束縛,去追尋創造絢爛的彼岸花開,心有所向便不會迷途。
本文地址:摒棄保守,心有所向作文https://www.www.kovpower.com/a/1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