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微感動作文800字
我心中的微感動作文800字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這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苔》,也是《經典永流傳》里梁老師教學生唱的一首歌。
大年初二上午,老媽把我拉到電視機前,看起了《經典永流傳》這個節目。
節目里的一位支教老師講述:他在貴州烏蒙山為那里的孩子譜寫古詩,教她們唱一首首的古詩。他希望通過古詩,通過古人的精神力量,告訴在這片僻靜苦寒的深山里成長的孩子們:不要小看自己,即使我們擁有的不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樣勇敢地綻放。
樸實的話語,讓我目不轉睛地盯著畫面,女孩的歌聲清脆而嘹亮,一下子感染了我。優美的旋侓中,一群苗族孩子走上舞臺,她們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眼前的舞臺,用稚嫩、透明的眼神,觀察著陌生、善良的人們。隨著節拍,她們也唱起了“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那歌聲宛如天籟之音,純凈、明亮。
她們生活在大山深處,一年吃不到一次肉,她們不知道北京大學。看到米粒般渺小的她們,認真地,執著地把自己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地綻放在這富麗堂皇的舞臺上。剎那間,我熱淚盈眶。我的心隨著她們的歌聲一齊起伏,古詩似乎與我的內心產生了共鳴,讓我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感。
兩百多年前,袁枚寫下了這首經典的《苔》,他是要告訴后人:即使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也不要放棄生長的勇氣,要突破重重的阻礙,讓青春煥發光彩。兩百年后,古人的精神再一次穿透歷史,照亮了我們的心靈。它讓我激動不已,也給了我一種莫名其妙的力量。
初春的陽光,溫暖地照耀在大地上。我來到了附近的公園,我要尋找那“白日不到處”,卻靠自己生命力量,自強的苔。我要尋找那“教”我,即使無人注目,也要努力生長的,展現自己青春爭得和花一樣的開放權利的苔。
午后的公園,是那樣的生機勃勃,樹是那樣的郁郁蔥蔥,我發現周圍的一切都十分特別,大概是我心中的那份微感動吧!
本文地址:我心中的微感動作文800字https://www.www.kovpower.com/a/1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