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最想要的只是在平平仄仄間游走作文700字
原來我最想要的只是在平平仄仄間游走作文700字
讀王維的《使至塞上》時年齡還小,想象不來“大漠孤煙”的蒼茫,也不懂得“長河落日”的壯麗。母親說這是一幅極美極美的風景畫,要我好好背,說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我雖將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么孤煙、落日、白草這些大漠風物也只是朦朧,而家國悲壯則更模糊了。
“為什么我要天天背詩?我不學了!”這樣的質問與反駁發生在幾年前,我把詩高高地舉起,重重地摔下,仿佛摔掉一個沉重的包袱。漸漸長大,“會背詩”并不像兒時那樣是一種“炫耀的資本”,在沒有鮮花、沒有掌聲的日子里,“詩”成為了一種負擔。那些“蕭蕭班馬鳴”那些“黃鸝鳴翠柳”在一夜間都變成了不堪的聒噪。
直到——
那夜月光皎潔,細細地織在窗前。百無聊賴的我偶然間又拿起久違的詩文,隨手翻看。“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這平平仄仄間游走的不正是頭頂那清麗潔白的月嗎?原來,我最想要的只是在平平仄仄間的游走!
讀詩。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是多少深情的留戀;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是多少無奈的嘆息。“二十四橋明月夜”隱隱可見曾經的繁華,“巴山楚水凄涼地”細細訴說人事的坎坷。
品詩。“白日依山盡”于簡單的文字中透出季凌的智慧;“落霞與孤鶩齊飛”于華麗的描摹中浸染子安的才情。“客舍青青柳色新”于清新的意境中寄托摩潔的智慧。
寫詩。先是“春霧綠起眼朦朧,野望無舟相思濃,錦瑟難解心中事,歲月不待羅綺紅”,卻發現并不符合平仄要求,于是苦思冥想,終于寫出“春霧綠起淚朦朧,野望無楫恨意濃。寸草還說心上事,歸來豈是舊時容。”內容雖然生澀,情感亦不夠飽滿,但這是生平的第一首詩!
原來在平平仄仄間游走才是我最想要的,只要有詩的陪伴我生活才能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本文地址:原來我最想要的只是在平平仄仄間游走作文700字https://www.www.kovpower.com/a/1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