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貓咔咔咔》讀后感
《鐵貓咔咔咔》這本書,初讀覺得是關于存在意義的探討,到底是用價值衡量存在意義,還是生命的活力衡量存在意義呢?當我再細讀時,站在老師角度看,這也是一個關于孩子成才定位的思考。
九五書中的主角是一個出土文物——鐵貓,會根據每個人對待的態度而改變自己的存在形態。比如它被胖爺爺一撫摸,就變成了有溫度,柔軟毛絨絨的寵物貓,能說會跳,還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與老鼠成為好朋友,它也很勇敢,幫助了別人。相反,當它被文物鑒定者瘦爺爺一碰,立刻凝固成一塊冰冷的鐵疙瘩,讓人抱也抱不住,冷得像一個冰塊。盡管變成鐵疙瘩的鐵貓是個寶,價值連城,但是沒有生命力。而變成寵物貓的鐵貓盡管不值錢,卻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九五生活中,很多孩子正如這個鐵貓,對世間一無所知,有自己的天真與獨特,在父母眼中就是一塊具有無限潛力的寶。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數孩子會因為周遭人的眼光與態度,而不斷改變自己,在眾望中,如父母所愿茁壯成長。所以影響孩子成長方向起決定性作用就是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尊重與鼓勵。那么如何讓孩子真正成才,是在孩子身后默默陪伴,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呢?還是在孩子身邊為他做決定,努力把他趕到成才捷徑呢?
九五期待每個孩子的成長中,都能遇到尊重自己的“胖爺爺”,而不是一心想著利益的“瘦爺爺”。
本文地址:《鐵貓咔咔咔》讀后感https://www.www.kovpower.com/a/1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