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描述的是當前中國社會傳播語鏡的一種形象性說法。原意是:將完整的東西破成許多零星的小塊。碎片化時間,就是指那些多件事情中所存在的無法用來做正事,而可以以其他的方式進行利用的時間。比如同學們可以利用課間休息的時間抓緊完成一部分的回家作業。于是便衍生出了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總之,碎片化之物一般以放松為主,也可節約時間下來做正事或擴大知識面。但是往往碎片化時間的利用并不如人意,甚至不少人為做碎片化的事不惜打碎整塊時間。
開學至今,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寫作業,總會覺得時間不夠用,也經常會被一些事情所打斷。門鈴響了,無數聲的鈴聲響后,還是沒人響應,我只能無奈地走到門口,原來是一個摁錯門鈴的;不一會電話鈴響了,我接起話筒,說到:“喂,請問你找誰?”“你好,位于輕軌旁的電梯房,只要……”“不需要,謝謝。”我沒等對方說完,就掛斷了電話;我剛坐下沒寫幾個字,電話鈴又響了,我頗為無奈地再次拿起話筒,沒好氣地說:“干什么啊?”話筒那邊傳出了媽媽的聲音:“什么干什么?我只是打個電話回來,今天加班,不回來吃晚飯了。”我淡淡地說了一聲:“哦。”我掛斷電話,回去繼續寫作業去了。中間還抽空上了次廁所,順便翻看了微信群里同學的留言,一一回復。完成學校的作業后,還有媽媽布置的額外作業。等所有作業完成后,利用整理書包前的10分鐘時間,翻開英語書讀幾遍當天老師所教的內容。
不是只有我們學生有碎片化的生活,大人也不例外。每天媽媽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翻開手機看微信群,燒飯煮菜又要發個微信朋友圈。等收拾完家務后,又一屁股坐下翻看手機,以至于忘記了時間。
魯迅曾經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一天只有24小時,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但每個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一天過去了,成年人還有沒做完的工作,學生們有寫不完的作業,然而這些事情總會在某一個不經意間被電話、郵件、短信而打斷,我們不得不停下手中的事情去做另一件事。但是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被碎片化的生活。
本文地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https://www.www.kovpower.com/zuowenfanwen/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