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處有道
古人云:“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就是告訴我們與朋友相交,守信為本,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既然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相處都要講誠信,求和諧,講相處之道,那么人與自然是否也有相處之道呢?我們是否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呢?
現在人們大都愛尋山訪水,陶冶情操,可是游客隨手亂丟,不講公德的行為并不少見。張家界大峽谷屬于4A級景點,是一處人間仙境。但是一些游客的行為卻給她抹上了黑黑的一筆,把美麗的她給弄臟了。
我第一次去張家界大峽谷是在我10歲的時候,那時大峽谷的美讓我驚嘆不已,流連忘返。
一進大峽谷便是陡峭的懸崖,人們在懸崖的縫隙間從山頂往下挪動,瞬間游客就在縫隙間隱身不見了。爬行在縫隙中近如垂直搬的峽谷天梯上,感覺到兩面的山體就要向游人擠壓過來一樣,人就像隨時都會不由自主的掉下去,讓人擔心不已。前面只能看見從上至下一條縫的天,淡淡的浮云就在眼前漂浮,遠山時隱時現,天空只見蔚藍,擔心之時又覺得自己猶在仙境,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欣喜。往下30多米處就是夫妻巖,突兀獨出的夫妻巖獨立在懸崖邊,猛一看,似乎搖搖欲墜。突兀最高的是丈夫,他稍稍向妻子傾斜,應該是在為她遮擋風雨吧。千萬年的姿勢始終不變,千萬年的溫情始終不退,千萬年的忠貞始終不渝,這應該就是大人們追求幸?;橐錾钭蠲篮玫南笳?。再下10多米就是一處“天然空調”??照{口徐徐吹出暖暖的熱氣,伸手吹吹,溫暖之意猶如溫柔之情,讓游客的害怕之心得到了些許慰藉。此時對著山谷大聲一叫,空谷傳音,不絕于耳。險峻的天梯,讓人擔心讓人喜,真有些“愛恨交加”。
懸崖上有一處神奇的人文景觀,那就是文革時期人工開鑿的“南方紅旗渠”。在懸崖往下大約100米處一條溝渠自南向北蜿蜒而來,一直流向三官寺的每一畝稻田。溝渠空間高3米左右,寬3米左右,內側是渠,外側是人行路。流水渠寬1、5米左右,深1米左右。清澈的山水順著溝渠歡快的流向遠方,渠底的小草隨水飄搖,像是在向游客招手,有石頭檔了一下的地方翻起了浪花,唱著歡快的歡迎曲。外側的路猶如懸掛在懸崖上,人走在上面,真有一種行走在懸繩上的感覺,讓人心驚膽戰。蹲在溝邊,鞠一捧山水,潔凈清涼,喝一口,清新甘甜。在谷底往下游走約70米處,會看見懸崖半腰處渠里的水滿溢而出,形成一個90米左右高度的巨大瀑布。水很任性,奔涌而下,撲面而來,給人自天而降的神奇感覺。水撲打在崖底的亂石上,濺起盛大的水霧,在太陽的照射下,竟然形成了美麗的七彩彩虹。看啊,近20米寬的瀑布從天而降,水霧盛大,水點亂濺,近10米高的彩虹就在水霧中,伸手可觸,并且有時還有兩道彩虹左右相列,真是天下奇觀。天然的懸崖和人力的溝渠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類的勇氣智慧在這里創造了雄麗的美景。
到了最下面,就是幽美的谷底。兩邊的山近200米高,兩山谷底間距平均大約20米,峽谷長不知幾千米,其幽、其靜,妙不可言。順著溪流往北走,沿途有彩虹廣場、靈芝浴、三眼泉、飛狐下山、吳王坡、神龜探海等等景點。各景點特色各異,美不勝收。人隨溪水走,水隨游人流。溪水潺潺而流,水藻青青而綠,白鶴翩翩而舞,野鴨雙雙戲水,仙界的美全在這里呈現,美得游客連連駐足。溪水最后匯成湖泊,這也是游客要乘船離開峽谷的出口。湖面靜如鏡,如一塊無暇的翡翠,深綠可人。兩岸的樹木隨風擺動,像是在留游客多玩玩,不舍離去;又像是祝游客一路平安,頻頻祝福。
張家界大峽谷,實在是欲境之仙都……
但是,今年我再游大峽谷時,眼前的一些不好讓我深深思慮……
在下到峽底處,溪底散落有許多游客玩滑滑梯用過的手套,那白白的手套沉在溪底,非常刺眼。在這里我們丟下的是公德,留下的是污染。我忍不住用樹枝去撈這些手套,但實在是于事無補,我只能搖頭離去。在補充食物的休息處,一些大人邊吃食物邊丟垃圾,有些他自家的小孩也在一起。自小大人、老師就告訴我們說:垃圾入桶,不隨地亂吐?,F在在這美麗如仙境的大峽谷,一些大人竟然毫無顧忌,任性而為,污染我們共同的美麗環境。并且他們自家的小孩也在身旁,他們的行為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的。
自然環境是我們生存、生活的根本,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同我們的環境應該有一個相處之道:我們應該善待我們的環境,愛惜我們的環境,凈化我們的環境,同環境和諧相處。我們只有與環境和諧相處了,環境才會給予我們更清新潔凈、優美壯觀、適宜可人的生存、生活的家園。
我生長在張家界這美麗的土地上,我希望張家界的山山水水能夠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客人,我希望我們張家界善良的人們能夠得到海內外客人的贊許。
我是張家界人,我愛這里的山山水水;我是張家界人,我一定要成為張家界美景的守護者。
本文地址:相處有道https://www.www.kovpower.com/a/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