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學的二三事
盼望著,盼望著,第二學段來臨了,游學的腳步近了。
在11月13日凌晨4點,我們馬上就要和父母說“再見”,踏上了游學的路。這是我初中生活第一次游學,心里有些激動是難免的。就這樣,我乘向了開往杭州的火車。
經歷了長達6小時的長途旅行,我們終于抵達了目的地——杭州。杭州市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正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初到杭州
到達杭州并沒有馬上去酒店,而是先去了“西溪濕地”。西溪濕地國家公園,“非誠勿擾”的取景處,“跑男”也曾在這里拍攝錄制,這是它出名的原因之一。而主要原因是因為這里風景美不勝收,綠樹成蔭,可以在這里坐船漫游于蘆葦蕩,如果運氣好,還可以看到白鷺體態優美地站在枝頭,于那些茂密的茂密的樹林形成一種自然之美。東區是西溪濕地自然風光的精華所在,探訪隱于林中的秋雪庵梅竹山莊等古跡,還可以觀察鳥類活動與濕地的水下生態面貌。
乘船過水,眼前的美景完美的呈現出了“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柳樹枝條垂在水中,雖然不是二月,但應有盡有,也是別一般滋味在心頭!
游玩過后,拍照留念,這時天空中下起了朦朧細雨,又為濕地增加了一些神秘的氣息。時間匆匆逝去,寫一篇日記,聽一首歌曲,心里滿懷期待,等待著第二天的到來。
水鄉記憶
第二天,用過早飯,乘坐大巴車去往烏鎮。烏鎮地處東南沿海,空氣濕潤、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傳統的水鄉。全鎮以河成街、橋接相應、依河筑屋、深宅大院、古色古香,真所謂“小橋流水人家”!
烏鎮的建筑屬于吊腳樓,一半在水里,一半在陸地,被人們戲稱為“枕水而眠”。不僅如此,烏鎮的居住方式也很奇特:平民百姓住在街道左邊,沿水,交通工具主要為船;而有錢富貴人家住在街道右邊,有普通的陸地,所以才做轎子。烏鎮街道狹窄,像老北京的胡同,但又不失水鄉的漁家氣息。因為地不大,四周又都是水,不能擴建,水兩邊靠橋相通,有“百步一橋”的美譽。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小鞋博物館”。相信大家對“裹小腳”這件事并不陌生,古代的那種“畸形美“的觀念,在我們眼里是十分奇怪而且無法理解。不過裹小腳也是有講究的:只有千金小姐才能裹小腳,還需要專門的”裹腳婆”;另外,裹小腳5~8歲為最佳,年齡太小容易殘疾,但年齡太大又不能裹小,還遭罪。老師說裹小腳還有一個順口溜:三寸金蓮,四寸銀蓮,五寸鐵蓮,六寸可憐(因為就嫁不出去了)。”
怎么說呢?烏鎮是我第二喜歡的地方,第一稍后介紹,為此我還寫了一首詩:聞昔烏鎮,到此一游。乘船水鄉,如魚暢游。烏鎮果子,美味可口。二胡老人,無慮無憂。
西湖西子
提到杭州,人們想到的,無非不過西子湖。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詩人詠湖、戀湖、贊湖,蘇軾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至今膾炙人口。但西湖也并非浪得虛名,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獨具一格的景色:春天時花開的季節也是西湖最美的時候;夏天綠樹成蔭,不過溫度有點高;秋天桂花飄香,有關于桂花的美食也到了盛季: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蜜……令人回味無窮;冬天若是遇上點小雪,那是最好不過了,西湖是受不住大雪的,那景色太美,雪花不忍把它蓋住。
蘇堤白堤是精華,沿著蘇堤來到西湖邊,拍幾張怪石,那些石頭是以丑為美的!我最喜愛的,就是那塊兒“三獅石”了,只要想象力豐富,你就會發現那怪事上有三只幼師栩栩如生,三分實七分想,能不能欣賞,就靠自己。
晚上,最令人期待的就非“印象西湖”莫屬了——水上芭蕾、輕功水上漂(不是真漂)、茉莉花、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等。我最喜愛的,就是最后的壓軸表演:大型燈光秀,五彩繽紛的光打向天空,水面上反射出倒影,場面宏偉,引得觀眾們連連發出贊嘆聲!
游完西湖,我明白了,明白了為什么古人熱愛西湖。雷峰夕照、柳浪鶯美,實至名歸。
沈園聽戲
一天晚上,下著小雨(不愧是南方,五天有四天在下雨),我們來到了“沈氏園”。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僅僅晚上,就能透過影子欣賞,我心里暗想:“如果是白天,肯定更美!”不過,這次的目的不是游沈園,而是聽戲……
陸游曾在此留下了著名詩篇《釵頭鳳》。詞于壁間,極言“離索”之痛。
陸游與唐琬的悲劇愛情故事,開端與此處。陸游唐婉是表兄妹,是曾經的夫妻。可是陸母怕唐婉影響陸游前程,于是棒打鴛鴦,強制陸游休妻。后來唐婉嫁給了趙士程。當他們再次在沈園偶遇以后,勾起了唐婉的傷感,沒多久,唐婉就過世了。
整場戲下來,我最喜歡的就是陸游的《釵頭鳳》了!
《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感謝學校給予了我這次機會。我希望我有一所房子,面朝西湖,春暖花開。而“霧都北京”,真的使我打開了我的眼界。于是,有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杭州之旅。
本文地址:我游學的二三事https://www.www.kovpower.com/a/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