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船清夢何處尋
科幻小說中也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景:人類擁有了如計算機一般思考的能力,于是科技騰飛、經濟發展,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征服宇宙自然。可作者往往沒有觸及的,是人們笑容中的麻木、心中滲出的寒冷。蘋果公司總裁庫克擔心人類有朝一日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精準的坐標背后,是無處尋覓美好的悲哀。
當我們儲存了上億個公式精準衡量人情利弊,金錢利益便成了唯一的籌碼。親情避之不談,友情也懸于一線,愛情更是建立在物質之上。隨之消失的是佳節的團圓,清明的哀思,和牽動心弦的一抹鄉愁。電子賀卡無法挽回的溫熱煙火氣,一旦失去了溫度,就凝固成整塊冰冷。
若朱自清在靜夜外出后沒有揮毫作文,而是發了一條朋友圈,那么便沒有了《荷塘月色》,沒有了散文佳作,沒有了那享不盡的荷香月影。試想,若面對美景時,眼睛攝下的是高清卻靜態的圖像,腦海中浮現的是二進制編碼的贊美,再美的圖景也會褪色,再充沛的情感也將流于蒼白。近年來,如《朗讀者》、《見字如面》的“文化清流”,便是在試圖喚醒人們感受與抒情的欲望。我們都背負著不同的情感,沉甸甸的是各異的經歷與情感。美文美句的復制黏貼不足以抒情,遍地皆是的“大眾化情感”不再珍貴,別主動放棄了深思與感慨的能力,別讓抒情也言不達意。
百年前詩人的筆端浮現“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在那一刻,所有的感官交相輝映,天空銀河也為之起舞,這便是想象的魅力。實景寫生的光影散落成了印象派,黑白筆墨的留白嵌進了萬千背景,而計算機產生不了錯覺,也描摹不出驚艷的圖畫。毫無誤差的思考也意味著不再“耳聰目明”,折斷了想象的翅膀,也不再能于詩篇中找到與他人心靈相通的美好。唐詩的高山大河,宋詞的小橋流水,也不過尋常巷陌,冷清又無奈。
人工智能在棋局中讓我們接連敗退,可人類終究無畏,原因便在人類的意識沒有邊際,因有情而可愛,因思考而睿智,因千百年的文化傳承而富有力量。我們會失敗,會出錯,更會化錯覺為慧眼,變苦痛為動力。相比計算機,我們無疑更為幸運。
整齊劃一的word排版怎比得上信箋上的淚漬,朋友圈的定位也終究不如異國的信戳更引人回味。科技發展的力量不可抵擋,但我們仍需站在它的門外,帶著紛飛的思緒和炙熱的心跳,一筆一劃刻下生命的印記,一心一意覓得世間的真理。
本文地址:滿船清夢何處尋https://www.www.kovpower.com/a/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