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傳讀后感800字
作為一名剛看完、且僅看過《射雕英雄傳》的新晉金庸迷,其實對于武俠這個領域還沒有太多的了解。但僅是一部《射雕英雄傳》,就已經讓我思緒萬千。很多次看到中間,總是因為變化太快,情節引人深思而緩不過來,要眺望遠處,想個一時半會兒才好。
“武在手,俠在心”可以是對“武俠”這一詞的詮釋了。“武俠”重在于那個“俠”字上。正是書中人物的“俠”氣,使我們熱血沸騰,也使他們栩栩如生,成為有屬于自己性格特點的人。
洪七公是個很典型的例子,無論在什么地方、以何種方式出現,他總能自帶一身正氣,腦海中是一個拄著根棍,白衣、白發、白胡須在風中搖曳的形象,給人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感。可他貪吃的性格又恰恰使他在吃的面前有股孩子氣。看似有些矛盾,但這才造就了我們眼中的那個洪七公。
人稱“九指神丐”的洪七公,“武”的本領那自然是高超,但相比與他齊名的東邪、西毒,卻只有他能真正的做一個“俠”。東邪黃藥師會因為愛女之死去找江南七怪下毒手;西毒歐陽鋒不會留救過自己性命的人活口。而洪七公,他能在裘千仞的靈魂拷問“哪一位生平沒殺過人、沒犯過罪行的,就請上來動手。”之下,仍然不動聲色,理直氣壯道:“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情之輩。老叫化貪飲貪食,可是生平從來沒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確實,只有洪七公有說這話的資本。也正是這段話,終于讓郭靖找回了武功的意義,打消了試圖忘記所有武功的念頭。“俠”的最高境界也不過如此了。
于是,每每洪七公的出現,也伴隨著我的熱血沸騰。當在某乎上看到一位“70后”長篇大論,證明“金庸,只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也只有我們能讀得懂”時,心里是不服氣的。或許我們不得不承認,金庸那個時代的人是最能讀得懂金庸、看得懂武俠的,但我相信每個人其實都會有過一個武俠夢
——青衣素袍,飛檐走壁,鏟奸除惡,仗劍天涯。
那個江湖是屬于所有時代的。(公眾號:我們555666)
本文地址:射雕英雄傳讀后感800字https://www.www.kovpower.com/a/2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