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 作文700字
我們都知道“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不過,這個說法到底是怎么來的呢?且聽我慢慢講來!
傳說,唐朝時,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即玉帝。玉皇大帝命令四海龍王三年之內不許給人間降雨。不久,人間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有一天,掌管天河的龍王游歷人間,發現到處是哭聲,路上到處是餓死的人。龍王擔心再這樣下去,人間就要變成地獄,百姓沒有一個能活下去的。于是,他違抗玉帝的旨意,偷偷降了一次雨。人間的旱情得到緩解,可是,玉帝不樂意了。暴怒的玉帝把龍王壓在凡間的一座大山下,并在山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間的百姓感激龍王的救命之恩,到處尋找金豆想解救龍王,可是一點兒頭緒都沒有。轉眼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大家都在翻曬玉米種子。有人突然想到,玉米不正像金豆嗎?把玉米炒到開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
于是,百姓們開始在自己家里炒玉米,并在院子路設置香案,供奉開花的“金豆”。玉皇大帝在天庭看到人間處處是開花的金豆,不得不履行諾言,放了龍王。在百姓的幫助下,龍王終于又回到了天庭,繼續給人間興云布雨。正所謂“金豆開花龍遂抬頭。”而且從那以后,民間就形成了一種習俗,即一到而月初二,人們就會做爆米花,有的地方還會炒豆。
當然,這只是個神話傳說。古代的農業生產受到天氣的影響制約,人們借用這個神話傳說來表達內心渴望風調雨順、糧食滿倉的美好愿望。事實上,農歷二月初二正處于驚蟄節氣前后,大地解凍,萬物復蘇,在地底下睡了一個冬天的蟲子開始出洞,就像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驚醒的一樣,因此有句俗話:“二月二,龍抬頭,蝎子、蜈蚣都露頭。”神話傳說中的龍是不存在的,是人們根據蛇、蚯蚓等動物的形體經過想象加工出來的。而月初二,人們祈求龍抬頭,鎮住一切害蟲,保佑五谷豐登。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說法的來歷。
本文地址:二月二,龍抬頭 作文700字https://www.www.kovpower.com/a/12079.html